第1279章 丁洪涛再告嘉明,于伟正主动汇报(3 / 6)

促进社会进步。现在的法治环境确实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您作为主政一方的书记,肯定也希望辖内政通人和,依法办事成为常态。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葛鹏这个案子,里面的曲直弯绕,您心里跟明镜似的,是不是?”

丁洪涛叹了口气,这声叹气拖得有点长,显得颇为沉重:“唉!这件事啊,清楚不清楚,我都不敢说,也不能说。这是个马蜂窝,捅不得。你们要是报道出去,把我的名字白纸黑字地印在报纸上,市委、市政府追查下来,我这顶乌纱帽还要不要了?地方有地方的考虑,维护稳定是头等大事。你们也要体谅地方政府的难处,多少给我们留点颜面嘛。”

王朝辉敏锐地捕捉到了丁洪涛语气里的松动,他立刻跟进,给出了一个关键的承诺:“丁书记,原来您是担心这个。好商量!如果您不愿意在报道中公开身份,我们可以处理。比如,用‘东原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据知情干部透露’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规避掉。您放心,我们报社是正规的新闻单位,有我们的职业操守。只要事实准确,报道客观,你们市里、省里的宣传部门,也干涉不了我们的具体行文。我王朝辉说话算话,既然答应了您,就绝不会出尔反尔。”

这番话,说到了丁洪涛的心坎上。他暗自思忖:如果真能通过这记者的笔,把田嘉明的问题,甚至背后涉及的某些人的意图,巧妙地披露出去,既打击了田嘉明的气焰,说不定还能让市委书记于伟正有所顾忌,岂不是一箭双雕?田嘉明上次在自己办公室拍桌子叫嚷,骂自己“腐败分子”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那股窝囊气他一直憋着。官场上,有时候就得借力打力。

丁洪涛用力搓了一把脸,好像要把犹豫和顾虑都搓掉:“王记者,咱们是头回打交道,我对你不熟悉啊。你这空口无凭的,让我怎么完全放心?我跟你说点内部情况,你回去之后笔头一歪,把我卖个干净,那我丁洪涛在东原可就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王朝辉知道,这是最后临门一脚了,他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丁书记,法治社会讲究诚信。我们干记者的,更看重这个。这样,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可以在东洪把稿子写出来,写完后,关键的涉及您提供信息的部分,可以先请您过目,您觉得没问题,我们再发。这样总行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这个提议,彻底打消了丁洪涛的最后一丝疑虑。他看得出来,王朝辉是铁了心要挖这个新闻,而这对自已来说,利大于弊。他把抽完的烟头,隔着窗户用力弹向外面的花坛,下了决心:“既然王记者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要是再推三阻四,就显得不识抬举了。也好,我就为咱们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一点基层的实际情况。不过嘛,”他压低了声音,“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隔墙有耳。晚上吧,晚上我请你们吃个便饭,地点……就定在光明区的招待所,那边清静,我熟。”

“光明区招待所?”王朝辉有些诧异,“不在东洪县委招待所?丁书记放心,住宿费、饭钱,该多少我们照付。”

丁洪涛摆摆手:“不是钱的事。光明区那边方便,我来安排。不过,你们得记住,去了那边,千万别提自己是记者。市委宣传部早就下了通知,要求各地一旦发现记者踪迹,立刻上报。咱们得避避风头。”

王朝辉和旁边一直安静记录的女助手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流露出一种混合着疲惫、无奈和终于看到希望的复杂情绪。这几天四处碰壁,备受冷遇,眼看这次采访就要无功而返,现在终于撬开了一条缝。王朝辉立刻站起身:“丁书记,您考虑得太周到了。那好,晚上我们准时过去,不见不散。”

两人起身告辞,刚走到门口,丁洪涛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赶紧叫住他们:“王记者,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