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玄幻小说作者——李世民(2 / 5)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主体民族作为核心力量。

北朝多为“小族御大族”,如今借华夏之名,将所有能观天幕者皆纳入主体民族。

虽不能立时消弭矛盾,虽需漫长时光融合,但至少官方层面实现了统合。

诸如“胡不娶汉、汉不嫁胡”的潜规则,终会因“华夏”之称而裂开缝隙。

血脉交融,数代之后,“胡狗”、“汉奴”之类恶称或可渐息。

这,终归是一条看得见光明的路。

隋朝杨坚、杨广,皆选了华夏。

至于唐朝……李世民内心极想用唐为族号。

后世有盛唐之名,域外有唐人街,唐丝毫不逊于汉。

但深思熟虑后,“唐族”之议还是被放弃了。

唐诗中诸多以汉喻唐的诗句,恰说明“汉”之影响深远。

既不用唐,便只剩汉与华夏可选。

若在以往,李渊、李世民对此并无异议。

用“汉”就用“汉”呗,隋之前大家也常自称汉人,后人也这般称,没啥丢人的。

但天幕出现后,评论区里李老二与刘老三、刘老十斗嘴斗出了真火。

朕用不了“唐族”,也特么不用你“汉族”!

朕用华夏族!

当然,李世民并非全然意气用事。

合格的政治家,不会因情绪而坏大事。

主因在于:大唐包容万国,来往胡商众多,归附的胡人部族更甚。

即便没有天幕,未来大唐中枢及各级官署中,也必然充斥大量非汉裔官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中有些人,硬说是汉人也勉强说得通。

数百年战乱,刚从塞外归来,长相殊异、风俗不同,可以理解嘛。

但另一些人……若硬说他们是汉人,李世民真怕轩辕黄帝提着剑破碎虚空来砍他。

或有人问:轩辕黄帝时尚无“汉族”之称,他为何要砍李世民?

反而若将某些与华夏毫不相干之人纳入华夏,黄帝才更可能动怒吧?

但李世民自有想法。

他坚定认为自己在践行周公“夏君夷民”之策。

华夏人为君,即便治下皆是蛮夷,只要其行华夏礼、写华夏字、说华夏话、遵华夏俗、守华夏制,那便是华夏国度。

反之,若国君为胡,治下皆汉人,却行胡礼、循胡俗,那说破大天也不是华夏!

李世民推测或因唐朝未强制归化胡人,才导致中唐以后胡患肆虐。

李世民决定:既归降,必汉化!

反正有天幕在,休拿不识字、祖宗风俗说事。

真要坚持,便剥夺观看资格,有多远滚多远,滚回蛮夷之地守你的祖风去。

故而,李世民自认严格遵循周公之策,轩辕黄帝若有不满,要砍也得先砍周公。

黄帝是人皇,周公是圣人,按后世玄幻小说的路子,这二位不得破碎虚空,打得诸天崩裂?

想到此处,李世民文思泉涌,真想写一部《人皇战圣人》的奇书。

但一个皇帝写这个……莫说魏征,恐怕连程咬金、尉迟恭都要说自己“不似人君”了。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一旁的起居郎。

起居郎被盯得发毛。

陛下这眼神……莫非真想睡了我?

合着太上皇当初威胁要睡我,并非戏言?

你们李家何时有了刘家的血统?

“近前来。”李世民招呼道。

起居郎胆战心惊地上前,恭敬行礼,手下意识捂住后方。

李世民虽不明所以,也未多问,只将自己的写书大计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