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结束后,尼古拉在总结大会上说道:“今天的失败,是我们未来胜利的基石。蓝军赢了战斗,但你们赢得了认知。”
达瓦诺瓦斯少将输的心服口服,并且在他的汇报中坦言:“过去我们练的是‘怎么赢’,今天我才明白,必须先学会‘怎么不输’。信息化战争不是拼消耗,而是拼体系韧性、决策速度与适应能力。”
此次“极光”演习暴露出俄军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技术代差风险,即便装备先进,若不能有效集成,仍会被体系化对手碾压;
指挥文化转型紧迫:从“命令式指挥”向“任务式指挥”转变刻不容缓;人才结构亟待优化:需要更多懂信息战、网络战、无人系统的复合型军官;训练理念革新:必须打破“剧本化”演习,真正实现“无预案、全未知、高对抗”。
“北极星”蓝军1号特种合成作战旅的存在,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者,更是思想上的颠覆者。它用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俄军:未来的战争,不会给你犯错的机会。一次通信中断、一个坐标误差、一秒决策延迟,都可能导致整支部队的覆灭。
尼古拉的深意正在于此——他不要一支“表演型”军队,而要一支能在真实战场上生存并取胜的“威武之师”。通过引入外部精英力量,打破体制内思维定式,迫使部队在高压下进化。
这场20:6180的惨败,或许正是俄东部军区走向真正现代化的起点。正如一位参演军官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被打醒了。现在,我们终于知道该往哪里走了。”
尼古拉看到陆军这里已经走上对抗内卷的道路,非常欣慰和高兴。但对于整个俄国东部军区来说,不但拥有第二十九集团军、第三十六集团军、第五红旗集团军、第三十五红旗集团军、第六十八集团军的11万部队。
还有太平洋舰队拥有4.8万,下辖拥有83艘水面舰艇以及25艘潜艇(含核潜艇);空军部队的1.2万人,各类型飞机战斗机230余架;
空天部队8000人,包含各种防空导弹、战术核武器以及部分超高声速导弹等武器,此外还包含一支3000人的空降旅。此外还有一个最新兵种,空间网络部队1500人。
下一步按照尼古拉的规划,那就是让空军海军也开始卷起来。空军和海军一方面需要进行对抗演习,还需要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军队展开联合演习。
比如海军受邀参加北曰、函夏的对抗演练,还要主动巡逻出海,一方面以打击海盗名义,全球巡航并在各个海域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太平洋舰队派遣军舰,前往红海、地中海以及非洲几内亚海,又或者前往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区训练。
而空军则分别与函夏、土鸡国、巴坦国、印渡以及东欧国家一起训练,顺便在俄国境内搞一个由多国空军参加的‘金头盔’飞行员竞赛。
除了综上之外,还要加强对阿美、小日国、南韩等国的巡逻任务。比如米格-55和雅克-150五代机行不行,直接飞抵阿拉斯加又或者小日国,那边自然会有战机来拦截,并上演真实对抗。
而空中预警机、图-160轰炸机以及电子干扰机,都需要在远东地区飞起来,每个月来一次给小日国划岛飞行任务。当然了为了避免过度刺激对方,平时的训练还是提前通报对方一声,偶尔也可以来几次突击飞行。
海军的6.5万吨的‘伊凡大帝’航空母舰、2.5万吨的‘伏尔加级’两栖登陆舰、“1164型光荣”级万吨防空巡洋舰、9800吨‘守护神’级驱逐舰、4600吨‘飓风级’AIP潜艇、“北风之神”级和“德尔塔-3”级核潜艇都需要前往太平洋进行军事演习。
在当下的局势情况下,可以前往关岛以及中途岛等区域转悠转悠,哈挖夷以及西海岸也不是不可以去的。造了那么多军舰和军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