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背墙一战(1 / 2)

北海奸商们自然不会放任博德之门的雇佣兵大军从容列阵,即使冒着城墙和塔楼的火力打击也要阻止博德安在城外列阵。
虽然现在才1078年,明朝的土木堡之变还远远没有发生,更别提于谦的bJ保卫战了。
但全世界的军事思想都是相通的,于谦能在优势兵力下让明军在北京城墙外列阵对抗瓦剌军自然是有道理的。
一来可以依靠城墙的火力投射大量杀伤敌军,二来也可以防止士兵溃逃,毕竟后面就是城墙没地方跑。
当然这种战术只在守城方有兵力优势时才能用,否则就会是一场军事灾难。
博德安的目标当然不仅仅是保卫博德之门,事实上如果可以换取战争胜利的话,博德之门甚至也是可以牺牲的,哪怕现在博德之门里已经囤积了许多刚刚赚取的财富。
但只要赢得战争,让王叔罗贝尔上台,这一切损失都不是问题,很快就能从法兰西的地皮上刮回来。
所以北海奸商很快就派出了大量的射手部队,对不断涌出城门的一个个雇佣兵方阵进行齐射,以期对城门口的敌军造成密集的远程火力杀伤。
这当然是有代价的,博德安之墙上的守军在敌军进入射程后马上就自由射击了起来,虽然没有齐射的杀伤效率高,但是在高度优势带来的重力加成下造成的杀伤也颇为可观。
更要命的是博德安之墙的城楼大到足以在顶部安装投石机,而博德安也的确安装了投石机。
现在一发发投石机发射的霰弹就迎面而来打在北海奸商军的脸上。
幸好北海奸商也不是瞎子,城楼上的投石机他们当然早就看到了,所以派去对城门口进行火力投射的部队都是松散的阵型,否则这一波投石机的霰弹打击可就要了老命了。
博德安之墙的投石机由于发射的不是葡萄弹,所以当场击毙的敌军并不是很多,葡萄弹指的是用绳索连接的一串弹丸,在火炮被发明后连接葡萄弹的绳索改成了铁索以适应火药动力,其主要作用是击毁敌舰用来悬挂风帆的桅杆,使敌舰失去动力后被迫投降或者死战到底。
虽然葡萄弹在杀伤集群步兵时的效果强于独头弹,但和同样擅长对抗密集单位的霰弹还是有点区别的。
霰弹并不能突破盾牌,对抗有盔甲的部队时也缺乏致命性,很难像葡萄弹一样一击致命,毕竟投石机不是火炮,没那么大的动能来大力出奇迹。
而葡萄弹的弹丸比霰弹大得多也重得多,所以即使不是火药动力也能突破盾牌的防御,并对有盔甲的部队也极其致命。
但是因为葡萄弹相对霰弹来说太大也太重,所以对密集阵型的轻装步兵进行杀伤时效果不如霰弹,当然比起独头弹来说还是要强很多的。
而霰弹的弹丸就很细小了,且散布范围极大,可以有效杀伤盔甲防护能力有限的轻装步兵,但较难造成致命伤害。
因此许多北海奸商军的射手都只是被霰弹给击伤,而没有当场上天堂报到。
北海奸商军的伤者们第一时间就撤了回来,毕竟北海奸商们只是来帮法兰西助拳的,没必要把命都搭在这。
这也算是中世纪的特色,这一时期的欧陆很少有一战灭国的全面战争,都以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为主,对他们来说今天输了明天再打回来就行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尤其是王位篡夺战争这种为了个人利益的王朝战争了,参考《冰与火之歌》就知道了,坦格利安被推翻后也没人闹着要殉国,他们那边连水太凉都没有,因为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君主罢了,连国号都不带改的。
说到这个,《十字军之王2》里有一种最凶猛,对玩家来说也最危险的叛乱,那就是复国主义叛乱,这种叛乱针对的目标都是一整个法理王国的领土。
而且刷出来的叛军领袖大概率是能力极高的解放者,且叛军的数量和质量都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