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李叔合理怀疑,局势发生变化(1 / 8)

晓阳在电话里的措辞极为谨慎含蓄,字斟句酌。

然而,凭借多年在基层官场历练出的敏锐直觉,我早已明白了晓阳的意思,窥见了事情大致的轮廓与终局。周宁海此人,我曾有过一面之缘,印象中是个精干利落的中年官员,年纪大约在四十五左右,正是一个干部经验、精力与野心都处于巅峰状态的黄金时期。

东宁市与东原市,如同省域经济版图上的一对难兄难弟,长期以来在省内经济发展序列中同处中下游位置。但若细究起来,东宁市依托其区位优势和尚未充分开发的资源潜力,未来的发展想象空间似乎要比偏居内陆、产业结构相对传统的东原市更为广阔一些。

按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条放之官场商海皆准的朴素定律,周宁海实在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动机,放弃东宁市常务副市长这个极具分量的实权位置,平级调任至东原市担任市委副书记。

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便是此次调动并非终点,而是一系列精心布局中的关键落子。周宁海的下一步,极有可能是为接任东原市市长铺路搭桥。这步棋的背后,显然有着更高层级力量的运筹与考量。

然而,东原市的政情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盘根错节。坊间早已有风声悄然传递,说是王瑞凤下一步的目标直指接替张庆合出任市长一职。平心而论,以王瑞凤多年积累的政绩、能力以及在省里的人脉网络,她完全具备担当此任的资格。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自49年以来,放眼全省,尚未有一个地级市的政府主官由女同志担任。这层看不见的天花板,虽未明示,却真实存在。

我暗自揣度,即便是位高权重如赵书记,在拍板定夺之际,恐怕也不得不权衡各方观感,考量这“破天荒”之举可能带来的舆论涟漪与潜在影响。

看来瑞凤的市长之路,本就存在不确定性。如今周宁海的空降,使得下一任市长的人选之争,陡然增添了更多的变数与扑朔迷离的色彩。

下午三点的会议,意味着时间还比较宽松。好在,开会前提前抵达市委大院,借汇报工作之名,与市领导进行一番“非正式”的沟通,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心照不宣、娴熟运用的常规动作。其妙处在于,既能自然而然地增加与领导的接触频率,加深情感联系,又避免了过于直白的功利色彩,保持了官场交往中的含蓄与体面。

在机关食堂草草用完午饭,县公安局党委书记田嘉明却步履匆匆地赶到了我的办公室。

我正站在洗手池边,手持搪瓷茶缸,细致地刷着牙。这是晓阳再三强调并监督我养成的习惯,用她的话说,领导干部的形象体现在方方面面,口腔卫生亦是重要一环。因口腔异味而留下不佳印象,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我含着满口泡沫,朝田嘉明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在沙发上坐下。

漱口之后,我将水吐在门口小花园里,阳光下,飞溅的水珠划出一道短暂的微型彩虹。刚用毛巾擦完脸,县委副书记焦杨便推门而入。他看到田嘉明在场,脸上立刻堆起熟稔的笑容,主动打招呼道:“哟,田书记也在啊。”田嘉明略显局促地站起身,脸上挤出笑容回应着:“焦书记,您忙。”

我放下毛巾,看向焦杨,直接切入主题:“焦书记,怎么样?处长回话没有?”关于联系省制药厂的事,焦杨之前提过他在省城有些关系。

田嘉明见状,很识趣地作势要往外走,以示回避。焦杨却笑着拦阻道:“田书记,您不是外人,坐下坐下,谢谢你们公安局的西瓜啊。”

接着焦杨转向我,语气轻松了几分:“县长,我大哥回话了。他本人不认识省制药厂的,但他有一位经常一起打篮球的朋友,是省卫生厅政策法规处的处长。这位处长已经答应帮忙牵线搭桥,据说已经跟省制药厂那边的相关同志通过气了。”

“哦?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