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喜自己的礼贤下士死缠烂打。
决定以后要给赵小山广开后门,抱紧大腿。(尚书大人是不用想了,那就是个棒槌,有他在前头挡着,自己这辈子都别想更进一步。也许自己官途的转折点就在赵小山身上呢。)
当天晚上,赵小山几人陪着高适喝了不少,成功将其灌醉后将他送走了。
魏大钦他们走时表示这几天有时间定要再聚聚,赵小山笑着回应:他们赵府的大门永远朝几人敞开,随时来都行。
晚上赵小山躺在床上总结了第一天上班的成果:全部门除了认识了高适,其他人一个都没认识,除了和高适说了一天的话,其他正事一点没做。失败!
痛定思痛,他决定明天去了后第一时间提出要进行水泥的研究,将高适的注意力转移到正事上,别再搞什么个人崇拜了。
于是到了第二天,赵小山到了工部后,还没等高适开口说话,便将自己要进行水泥试验的要求说了。
“我要一个实验场地进行研究,还要十个助理辅助。”
高适一听赵小山又要有新的发明,顿时眼前一亮,当即答应:
“没问题啊,试验场地咱们后院就是,老大一片了,你找一个没人占的地方就行,助理算我一个,咱们陛下春秋鼎盛,他的寝陵还得几年再修,我现在正好得闲,给你打下手最合适不过。”
赵小山扶额,好吧,算是甩不脱这个高适了。
听闻他要研究水泥,工部里在岗的官员都出来观看了,就连高冷的尚书大人都出来观摩。
被一群技术大佬围观,赵小山这个伪学霸开始打怵了。
见赵小山像模像样的要进行研究,尚书大人卢兴金口大开询问赵小山要搞什么。
赵小山将前天和小叔公说的那些话又复述了一遍,又将水泥的大体原理说了一遍。
“原材料就是这些,就是我始终没掌握好比例,现在正是研究比例阶段。”
卢兴饶有兴趣的点点头,“陛下正在打仗,所有工事基本都停了,正好本尚书最近无事,也给你打个下手,让本尚书也跟着研究研究。”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大小官员更坐不住了,直接表示最近他们也不忙,赵小山这缺人他们也可以来帮忙。
赵小山:好了,高适还没送走,又来了更厉害的,要他狗命吧,他只不过是想搞个水泥怎么就这么难。
他懂个屁的科学原理,不过是靠着在现代那点可怜的理化生记忆罢了,外人面前还能装个样子,这么一群大佬面前早晚露馅好不。
赵小山简直欲哭无泪,可面对热情的同事,拒绝的话又怎么都说不出口。
之后的日子里,赵小山犹如一个文科生错进了理工科学生的教室,身边都是理工科的学霸们,只有他这个文科生,人家说啥他都不懂,他心里想啥又表达不清楚。
卢兴刚开始对水泥的制作很感兴趣,也确实像个助理一样一直在旁边帮忙。
人人都说他是个憨子,他对权力地位不感兴趣,只喜欢研究,谁善于研究他提拔谁。
刚开始他听赵小山说要研究一种坚固的城墙建筑材料时对他大为改观,觉得这小子虽然市侩谄媚至少肚子里是有真货的。
谁知道几天相处下来才发现这小子除了第一天说的头头是道,其余时间都是木头。
说啥都不懂,什么试验,纯粹是瞎搞!
不知道总结不知道纪录不知道对比,就在那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卢尚书对此很不满。
尚书大人不满的直接后果便是直接剥夺了赵小山实验的主导权,换成他自己亲自来指导,赵小山从旁参谋和辅助。
赵小山苦熬了这么多天,终于将手里这摊子活甩了出去,也终于无需再受卢兴等人鄙视嫌弃的精神荼毒,像是卸下了包袱,高兴的要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