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过去了。 十万大山,静伏山之巅,佳安烨的洞府。 整整三百年过去了,也该出关了吧! 佳安烨跳出五行界,走出洞府,足尖轻点云阶,身形如惊鸿掠出洞府。洞府外,静伏山巅的积雪已沉寂万年,寒风卷着碎雪扑在脸上,却连他鬓角发丝都未曾吹动。 他于山巅最高处盘膝而坐,玄色衣袍下摆压碎薄薄一层冰壳,指尖凝出的白气刚触到空气,便被体内翻涌的两股气息搅散。 终于炼化成功了! 忽听他喉间一声轻咤,唇齿微启的刹那,十八点微光如星子般从他口中掠出,悬在身前数丈之外。那是十八枚剑种,每一枚都只有微尘大小,却在雪光下泛着奇异的流光。 经过南明离火、九幽寒焰一千多年不停歇的煅烧,艮玄轻铁终于被炼化成为剑种。 ‘嗤!’ 剑种刚离体,两股截然相反的气息便轰然扩散。炽烈的热浪先是卷着焦糊的暖意,将山巅的积雪蒸腾出白雾,白雾还未升空,又被骤然袭来的阴寒萧杀之气冻结,化作漫天细碎的冰晶簌簌坠落。冰晶划过剑种周身时,竟被无形的剑气斩成齑粉,十八道若有若无的剑影在剑种旁一闪而逝,引得天地间的灵气疯狂向山巅汇聚,云层被剑气撕裂,露出背后澄澈的青天。 地面上,千年不化的冰层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水渍漫过佳安烨的靴底,却在触到他衣摆的瞬间凝结成冰珠;不远处的崖壁上,几株扎根千年的青松绿柏本在寒风中挺拔,此刻却被蔓延的剑意拦腰折断,断口处平滑如镜,连一丝木屑都未曾溅落;更远处,几块坚硬如铁的顽石被剑气扫过,表面骤然浮现出细密的剑痕,剑痕深入石心,竟将顽石内部的纹理都剖解得清晰可见。 佳安烨抬眼望向悬在半空的剑种,指尖掐诀,口中默念法咒。十八枚剑种似有灵识,在他的头顶骤然加速旋转,赤红与暗蓝的光晕交织成一道双色光带,光带中隐约传来剑鸣之声,起初细如蚊蚋,渐渐便如龙吟般响彻山谷。 “要是能经历一波天雷的洗礼,那就更好了!可惜它们生不逢时……” 佳安烨暗暗惋惜。 这十八个剑种属性截然相反,一股炽烤的热浪和一股阴寒的萧杀之气,在静伏山顶回旋飘荡,久久不能平静。 九枚剑种表层是南明离火煅烧出的赤红炙热纹路。 另外九枚剑种内却裹着九幽寒焰凝结的暗蓝寒光。 十八枚剑种,两种极致的气息的剑种截然相反,它们彼此纠缠,彼此排斥,在佳安烨头顶旋转成一个诡异的太极图。 九阴九阳,契合天道,暗含阴阳。 剑种炼化成功了,可惜他仅仅打通了四个窍穴,剩下的窍穴根本打不通。确切来说是用灵气打不通,需要玄黄之气才能打通。 佳安烨不缺玄黄之气,他有一大瓶玄黄玉露,但是没办法吸收。他曾经试过一次,仅仅服用了半滴玄黄玉露,就差点把他的丹田炸裂。要不是有混沌万灵符护住紫府四壁,他最少要调养三五百年。 他闭眼,凝神,用神识将自己参悟出来的一道剑意,绘刻在一枚剑种上。如果不留下自己的神识,这枚剑种飞不了多远。 以此类推,接下来又在另外三枚剑种上留下自己的剑意和神识。为了平衡阴阳,他选择了两枚阴寒剑种、两枚罡阳剑种。 佳安烨擦擦额头上的细汗,又伸出二根手指,夹起一枚剑种吞入丹田之中,然后根据霍天行送他的玉简,运转法诀,将这粒尘埃大小的剑种顺着脉络,送入提前打通的窍穴之里。 完美! 略微调息了几个时辰,佳安烨拖着疲倦的躯体,悄无声息的回到洞府。还得适应一段时间,估计用不了十年,就能剑锋出鞘,叱咤风云,到时候,大乘老怪都要退避三舍。 十八枚剑种,仅仅只用了四枚,剩下的这十四枚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