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也在举灯苦读,教材的内容他们也没怎么学过啊! 每隔两天,秦扶清都会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这些老师来研读会,学校的目标不是要培养出多少秀才和举人,他只想要造船的人才,要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能独立造船的人才,不惜一切代价。 那些纨绔子弟之中,当然也有不怎么识字的蠢货,秦扶清会放他们一马吗?当然不会,他一边让人对这些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一边让人教他们文化知识,总而言之,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一段时间后,许多肥胖的纨绔子弟犹如脱胎换骨,瘦了不少,远远看上去形容枯槁,好似难民一般。 也有一些学生,在适应了学校里高强度的学习之后,容光焕发,倍受嘉赏。 还是来自秦扶清的亲自夸奖。 如果他们能在月度考试里考出好成绩,就能在全校大会上被秦扶清安上大红花,当着众人面激励一番,然后获得和校长秦扶清共进午餐的机会。 学校里的食堂住宿都是新修建的,统一分配,全校师生吃的都是一样的,食物丰盛营养师起码的,能在这样公共食堂里和秦扶清坐一桌吃饭,无疑是无上的荣光。 学校封闭一个月,想逃离的学生并非没有,起码有四五十个人逃离,然后被抓回来,吊在操场上脱了上衣鞭打,然后被那些士兵用言语折磨到痛哭流涕,再让他们的某个亲人来看,带话回去,不想孩子受惩罚就交钱。 秦扶清把学校做成一门流水线生意,一个月下来,又敲诈十万白银不止。 有钱人家的子弟被他当成猪猡,没钱的孩子比有钱子弟能吃苦,也更能适应秦扶清的教学模式,时间一久,学校里就分成两派人物。 一派有钱但学习差,一派没钱但学习好,两拨人明争暗斗,怒骂不止,甚至在宿舍里打了大大小小起码五次架。 秦扶清故意而为之,眼睁睁看这些人怒火都在正头上了,才开会解决。 他怒斥所有学生没本事,外面百姓生活飘摇,他们家人揣着希望把他们送来学校是为了让他们长成栋梁之材,而不是为了蝇营狗苟消磨生命和青春的。 秦扶清平时也给学生们上课,只不过他太忙了,他只给学生上一门课,那就是海船和海战。 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校长。 秦扶清本来就有一个buff,被他教过的学生对他异常信任和崇拜,被他这么一说,众人都心生羞愧,哪怕是那些猪猡,也难得觉得丢脸。 然后秦扶清话锋一转,让他们要争就争学习,争谁造的海船强,争谁能够打败倭寇,为国争光。 于是乎,学校里一改刚开始的攀比金钱地位的风气,开始卷学习。 当秦扶清看到有些纨绔子弟也开始挑灯学习后,他知道自己的计谋成功了。 秦扶清提高粮价的消息早就被有心之人给传出去了,百姓们怨言很大,悲观绝望的情绪充满城内,认为新来的太守也不是什么好人。 反倒是那些被秦扶清狠狠宰了一笔又一笔的商人,开始做狗腿子,大肆去其他城市收购粮食,回来高价售卖。 一时间,百姓们怨声载道,哀鸿遍野。 秦扶清对那些高价售粮的富商赞赏有加,趁机抬高他们,给他们戴高帽,把他们说成大功臣,还要给他们修建寺庙,修桥铺路,设置功碑以示嘉奖。 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大好事,对于这些注定与留名无缘的贪商污吏来说,非常具有诱惑性。 许多人抢破头,想要得到这个名额,自然又开始给秦扶清送礼,既然要给这些人修建寺庙修桥铺路,总不能让秦扶清自掏腰包吧,钱当然还是要这些商人来出钱。 至于修建寺庙修桥铺路的工人哪里找呢,城中快要饿死的人还少吗? 秦扶清把以工代赈玩的很溜,他丝毫不担心会被这些蠢货们看出来,就算看出来也不怕,因为他
第436章 大学与以工代赈(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