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十四爷送到前院大门口,惜宁在廊下伫立许久,看着马蹄飞扬,绕过了巷口,才转身进了府。 她忍不住叹一口气,这般的浓情密爱,深情厚意,幸福美满之外总有种不安感。 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她还是得收着些才是,不可得意忘形。 进了十一月,天气便一日冷似一日,宁雨兰最终还是买下了皇城根下,进贤街上那栋小宅子。 离着惜宁的兰园和京韵楼不远,坐马车都不过一两盏茶的路程。 宁雨兰原舍不得这六百两银子,惜宁一番话,让她再不犹豫。 “这离着皇城近,路面也整洁,出入方便,防卫也牢靠,一般的市井流氓,到不了这里,虽然要价比外城贵了一倍还不止,可这长长久久地,安全才最要紧。” 这时候的市政建设几乎没有,别看她们都住在京城里,也就皇城外几条主路,铺了青石板,略微平整些。 再往外些,就是黄泥地,一下雨,就泥泞不堪。 不下雨的时候,京城干燥,但凡有个车马经过,尘土飞扬。 路边的乞丐流民一窝一窝地,席地而卧,见着略平头正脸些的,便围上来一路跟着。 倒也不会动手,就满眼乞求地看着,跟着,盼着好人发善心,能施舍块剩馒头,窝窝头也好。 宁雨兰人美心善,势单力薄,住在皇城根下,日后出入才得安宁。 十一月中,惜宁帮着张罗,宁雨兰搬了家,也热热闹闹地置办了一桌。 云裳阁洛娘子,庆兰她们也都来了,连瑚图格格也打发人送了乔迁礼来。 宴席散了后,宁雨兰哥嫂不知从哪听闻她出了府,又置了宅子,气势汹汹地上门来。 看那架势似乎是要大闹一场。 待进了门,见到惜宁与她身边几个婆子丫鬟,又恰好齐力也送了些摆设来,说是十四爷赏的。 别人也就罢了,宁雨兰哥嫂一见这宅子里咋还有个公公? 像是十四爷身边的人,便不敢高声,只略坐了坐,悻悻然地走了。 宁雨兰有前世悲惨记忆,这辈子只盼着与这无良哥嫂再无瓜葛,出府搬家都没往娘家送信,只盼着能瞒一时便是一时。 这日被他夫妻俩找上门来,心里惊慌不定,却又忍着不说。 惜宁已经帮扶她良多,她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总不好事事都去麻烦人家。 再说前世的事情,她又如何与人分说? 如此竟是将这哥嫂的狠毒本性瞒住了惜宁,只想着自己关紧了门户,又有周嫂子一家护着,总不会再被他夫妻卖了去。 日后酿出一场祸事来,暂且不提,惜宁只看她隔三岔五去趟云裳阁或京韵堂,气色越来越好,性情也日渐活泼起来,便放心随她自己自在过活。 她如今忙得很,刘总管和小九子从江南回京,带回几马车的账本。 惜宁得赶在明年开春前,把账目理清楚了,还得聘好些个得力的庄头,管事与账房,派到江南各府县去。 那边的商铺与田庄都是良田好铺,管事与庄头自然都是现成的。 虽然从官府那过了一道,可这些人多半与那些贪官污吏没什么关系,也就问了问话,还放出来,多数都留在田庄与铺子上,继续干活。 流水的东家铁打的伙计,给谁干活不是干?只要照日子拿到俸禄银子就好。 省心是省心了,可山高皇帝远,惜宁不能撒手不管全凭人家当家作主。 一样米养百样人,说不得还有耍滑弄奸的呢。 小九子如今也出息了,往江南跑了有三五趟,进出人家都称他一声九爷,见惜宁忧心,便拍着胸脯道: “夫人只管放心,实在不行小九子替您去江南,保管把那些人都管的服服帖帖的。” 惜宁欣慰地点头,却道:“你在京城,用处更大,江南那边,夫人我
第131章 人才难求(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