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着洛娘子,这两年学了不少东西。
罗庆兰和安宁刺绣制衣倒是其次,主要学着接洽顾客,管账理事。
如今两人各自掌着一家制衣门店。
欢宁年纪小,喜好书画,便跟着洛娘子专攻刺绣制衣,设计新款。
惜宁对帮她打理生意的人向来大方,何况这三人是至亲姐妹。
每月各有十两月银外,姑嫂三人每季度还能收到几十两红利。
罗庆兰倒罢了,她与达康成婚后,名下小有资产,一年几千两银子收入是有的。
云裳阁这一二百两银子,与她不过是锦上添花。
罗庆兰打的算盘是先学本事,日后独立出去,开几家绣楼布行。
自家的铺子,才真正算是产业,聚宝盆般,流水的银子进来。
安宁和欢宁两个花季少女,从小苦日子熬过来,哪里见过这么些银子?
两丫头也乖巧,拿了月银交给吴氏,吴氏便笑眯眯地:
“好孩子,娘给你们攒着,日后做嫁妆!”
欢宁如今才十三岁,听了这话倒没什么。
安宁十六岁了,在别家已经嫁人,甚至孩子都有了。
吴氏一说嫁妆,她便低头,扭着辫子咬嘴唇。
看她这模样,倒是有些恨嫁似的。
吴氏叹一口气,摸摸她红扑扑的脸颊道:
“不是娘不替你张罗,是你阿姐,说得留你到十八岁,才好嫁人。”
清穿之拐个王爷做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