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他。
只有惜宁自己才知道,她为的不仅仅是帮十四爷,而是不虚此生。
总要做点事情,留些痕迹的。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过了年。
十四爷的火枪营,最终留下五百人。
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勇士精英,十四爷其实也不舍得放走。
淘汰的一百人里,有六十多个被刘总管请到了义庄。
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但凡有点家世的,都不会动心到这义庄来。
一切都走上正轨,吴二舅除了出京行商外,每个月去一趟京韵堂,云裳阁和其他铺子里查账。
松林和手下几个年轻账房也被他教出来了,他不在京城的时候,就让松林几个先去对账。
她还帮吴二舅完善了复式记账法,账目更为明细了然,每一笔银子的来龙去脉,都能查的一清二楚。
吴二舅去云裳阁,每次都是洛娘子来交接账目。
一来二去地,两人竟看对了眼。
惜宁全然不知,还是庆兰心细,毕竟是成了亲的人,对男女之事,比懵懂无知的安宁,心怀大事的惜宁,要敏感些。
庆兰太了解婆母吴氏了,说风就是雨,所以这事她闷在肚子里,没敢说。
直到惜宁空闲了,才悄悄提示了一番。
吴二舅和洛娘子?
惜宁觉得自己也是老了,前世今生加起来快奔六,竟然莫名兴奋起来,想做媒。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别说,落杏那桩媒,她做的就挺有成就感的。
惜宁悄悄问了吴二舅和洛娘子的意思,前者呵呵笑,后者则羞红了脸。
得了,这事有戏!
惜宁便与吴氏说,吴氏一拍大腿,赶在年前,帮二舅去洛家提亲。
这洛娘子年纪二十七岁,早就是老姑娘了,洛家见着媒人,还以为是给自家孙女儿做媒呢,一听说是给老闺女,都喜出望外,没怎么费口舌,这亲事就成了。
吴二舅这两年也没少挣银子,之前的老宅一是小了点,二是李氏住了那么多年,大家心里都膈应,只不明说罢了。
二舅不声不响,去买了间三进两路的宅子,家具器皿布置全都焕然一新。
东路前院是书房正厅,二进院是洛娘子的住处,正房三间加东西厢房,三进院留着给以后孩子住。
西路给松林和松青住,现在只住了前院,等他俩过几年成亲了,西路后面两进院子也住的开。
新年开春,吴家双喜临门。
先是二舅将洛娘子娶进了门,没过几日庆兰临盆,生下长子,吴氏和达康自是欢喜。
“如此,我去火枪营也能放心了,娘子这番受苦了,为夫一定努力,给你和我娘都挣个诰命来!”
达康从小就受穷吃苦,一直卯着劲力争上进,对男女之事一直不上心。
成了亲之后才知道媳妇的好处,与庆兰倒是日渐情深。
“爷尽管放心,在营里好生照顾自己,别太拼命,家里如今日子好过,我和娘只盼着你平平安安才好。”
庆兰生完孩子还有些虚弱,有气无力地说。
达康抓着庆兰的手亲了两下,没说话。
男人和女人的想法总归是不一样的。
庆兰坐满了五十日的月子,孩子交给奶娘和保姆,每日里照样和安宁一起,去云裳阁忙活。
吴氏如今心满意足,再无他求。
弟弟再娶,总算是过上了有家有口有人疼惜的日子。
自己家一个小庄子加上惜宁送给庆兰那两百亩的陪嫁庄子,一年产出自家嚼用吃不完,还能卖出好几百两银子。
几个铺子收益有上千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