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确凿无误?”
周遇吉以冷静而深邃的目光扫视着汪乔年,心中虽有不悦,但面上却保持着应有的尊重与冷静。他缓缓开口,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汪大人,两日前,清军确已兵临大同城下,战况异常危急。”言罢,他递上了沈槯传来的加急塘报,任由汪乔年细细审阅。
汪乔年接过塘报,一目十行地匆匆阅罢,脸色愈发苍白。他深知清军的凶残与狡猾,更明白一旦太原失守,整个山西乃至大明王朝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他颤声问道:“周总兵,若清军攻破大同后继续南下侵扰太原,我太原城能否坚守?”
周遇吉闻言,心中虽有不屑于汪乔年此前的回避态度,但此刻却不得不放下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他沉声道:“大同若失,太原之守亦难以为继。然我辈身为大明将士,自当以死报国,誓死守卫这片土地。”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绝与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
汪乔年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深知此刻不是计较个人恩怨的时候,而是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共同抵御外敌。他急切地说道:“周总兵所言极是。我等应立即向固原、甘肃、宁夏三镇求援,尤其是固原总兵姜镶,其麾下精兵强将定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同时,还需速向京师发报,恳请万岁爷调派京营精锐前来增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望在这场生死存亡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周遇吉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汪乔年的建议。他深知此战非同小可,需要集各方之力方能有望抵御清军的锋芒。他立即着手安排相关事宜,并亲自前往各卫所督促将士们加强训练、整备军备。整个太原城上下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又肃穆的氛围之中,仿佛一场即将爆发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