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一口家味慰风尘,一道政令惊朝野(3 / 4)

更是如坐针毡,心惊肉跳。

关于李傲行事风格的种种传闻——年轻气盛、手段强硬、不留情面——更是在他们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使得不少人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仿佛一柄利剑已然悬于头顶,不知何时便会落下。

就在这消息传开的当晚,贺罡府邸的书房内,气氛凝重。

为了探明李傲的真实想法和接下来的行动方略,贺罡与儿子贺拥天特意将这位新上任的“钦差”请到了家中。

精致的茶点摆在桌上,却几乎无人动过,三人的谈话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贺罡身为政坛元老,言辞恳切,试图以长辈和同僚的身份进行引导:“李组长,反腐倡廉,肃清吏治,其心可嘉,其志可佩。然治国如烹小鲜,须掌握火候。彻查之时,务必权衡利弊,考虑大局稳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啊。”

贺拥天也在一旁附和,希望李傲能采取一种更稳健、更循序渐进的方式。

然而,李傲的态度却异常坚决,甚至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锐气。

他腰板挺直,目光锐利,回应道:“贺老,贺兄,我明白二位的顾虑。但既然至尊赋予我这份职责,我便当铁面无私,一查到底。无论官职高低,背景如何,只要证据确凿,触犯了法纪,就绝不能姑息养奸!现在的队伍,就需要这样一场彻底的刮骨疗毒!”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透露出一种与国内惯常圆融妥协的为官之道截然不同的铁腕风格。

这场原本意在沟通协调的谈话,因为双方立场和理念的显着差异,气氛逐渐变得僵硬起来。

贺罡父子苦口婆心的劝说,未能动摇李傲分毫,他坚持着自己“除恶务尽”的绝对原则,认为任何对“大局”的考量都不应成为庇护腐败分子的借口。

最终,谈话不欢而散。李傲面色冷峻地站起身,礼节性地告辞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贺家。

留下的贺罡与贺拥天相视无言,眉宇间笼罩着深深的忧虑。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一场可能席卷整个官场的风暴,恐怕已难以避免,而他们所能做的,便是在这惊涛骇浪来临之前,尽可能地为维护整体的稳定做好准备。

书房内厚重的红木门轻轻合拢,将李傲离去时那股冷峻的气息隔绝在外,却带不走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贺罡缓缓坐回宽大的扶手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木质扶手,良久,他才抬起眼,望向眉头紧锁的儿子贺拥天,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天儿,”他开口道,“李傲这次,是动了真格,而且是不计后果的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啊……你立刻去安排,让我们这边的人,从上到下,这段时间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行事务必谨言慎行,规规矩矩,绝不能授人以柄。尤其是你自己,更要步步为营,李傲这把火,烧起来可不会认人。”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丝疲惫,更充满了对即将来临的动荡的深切担忧。

贺拥天看着父亲凝重的面色,心中那份不甘愈发强烈。他上前一步,语气急切地建议道:“爸!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李傲这样做,简直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引发的连锁反应谁能控制?您和李伯伯几十年的交情,就不能……不能再和他深入谈谈吗?或许他能听得进您的劝告?”

贺罡闻言,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洞察世事的沧桑。

他摇了摇头,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那位老友内心深处的执念:“没用的,拥天。你还看不明白吗?自从李傲从海外归来,你李伯伯的心态就已经彻底变了。如今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辅佐李傲尽快树立威信、顺利上位更重要的事情了。我们此刻去劝,不仅徒劳无功,反而可能引起他的猜忌,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