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女真本就弱小,建州部更对他们虎视眈眈。你们在辽源与野人女真互通有无,他们自会取舍。至于叶赫部,更无需担心。鞑靼人,自有大军守住那个方向。”
这一天,朱常洛把时间花在这里。
不仅向他们不断解说自己的理念,更提着一些明确的要求。
当然,皇帝与他们一起过小年,表现得对这辽源军民府越重视,他们也会更有干劲一些。
哪怕只是暂时。
辽东那边的准确消息还没传回来,但大明的意志必须贯彻。
建州、叶赫两部此前的做法至少已经传回来了,大明心里也有数。
入夜之后,朱常洛才回到紫禁城。
整整七年了。
都说七年该痒了,朱常洛已经饥渴难耐。
差不多七年半的时间,田乐一直只是定海神针一般为他稳着军队,在枢密院里不断筹划、积蓄力量。
内政的事情,田乐只凭着军队的力量支持着朱常洛,让朱常洛做了那么几件小事。
无非厉行优免,无非通过昌明号、宗明号的带动鼓励工商同时扩大商税,无非再通过把驿站体系和路桥事让大明的信息传递和基础交通条件改善一些,再就是太学、学籍鉴察、鉴察院等诸多手段整肃了一通吏治学风。
但以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底蕴,这就已经够用了,至少对于没有成为女真完全体的建州来说很够用。
所以整整七年之后,朱常洛终于可以开始真正建立自己的功业,树立自己真正的威望。
凭皇权去压制,始终比不上确实通过战争手段为国家带来了更大的疆土和利益。
人人都知道大明九边不存在太强的边防压力之后可以节省多少钱,只不过一直没能做到这件事。
尤其是土木堡一战大败之后,边镇支出越来越高。
以前说起绝北患,近乎于天方夜谭,更何况能够统一意见去做、甚至有希望做成?
所以这才能体现皇帝真正的能力,建立真正的威望。
郭兰芝面前,朱常洛又吐露着心声。
“明年当真紧要了。”
“臣妾也不懂军国大事,臣妾相信陛下。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佛和列圣庇佑。”
郭兰芝稳稳地做着这个皇后,抚育着大明的嫡长子。
对她来说,一切都顺利异常。
少女时虽因家中原因养成了清冷谨慎的性子,但入宫之后,没想到能与皇帝有一种交心之谊。
皇帝还偏偏愿与她说一些军国方面的大事,郭兰芝从来只是听,因为皇帝也说了他只是理清思绪,心中其实有把握。
几分真几分假都不必那么在意,郭兰芝只知道这是皇帝让他心安的方式,这就够了。
“列圣庇佑啊?”朱常洛感慨了一下,“说的是。我耐心了这么多年,十分不容易等到如今这个时机。汗庭之主初长成正想掌权,海西各部岌岌可危,建州尚未成势,朝鲜内乱爆发。”
这都是外部条件。虽然朝鲜内部矛盾有他暗埋伏笔的原因,以至于激化得如此剧烈。
不过朱常洛确实为了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而殚精竭虑。
至少得有能打的本钱吧?
军队、兵备、财计……最重要的是人才。
袁可立、熊廷弼这些人真正到了壮年,李成梁这种“核威慑”仍在,田乐是顶级实干之臣,麻贵、刘綎、达云、萧如薰等人都能打,甚至还有俞咨皋、秦良玉这种能被他不拘一格用起来的人。
于是朱常洛笑了起来:“与你说说总是心里顺一些,兴许因为你总是觉得我能耐。”
“陛下自然是能耐的。”郭兰芝瞅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