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没有限制,五千万RMB的票房,并不难。
就以程龙的电影《A计划》吧,在香江的票房收益不过是两千万港币,如果引入内陆市场,一亿RMB的票房应该是跑不了的。
没办法,谁让人家的电影质量确实好,来到内陆播放,那就是降维打击呢。
不客气的说,香江的某些电影,比如《A计划》,其实要比日本电影好太多。
你像高仓健的那个《追捕》,比起《A计划》这种电影,那就差老远了。
当年《追捕》之所以能火的一塌糊涂,归根到底是国内审美水平太低,见识太少,所以初次看到国外的现代化场景,自然惊为天人。
香江的现代化水平不比日本大多数城市差,所以香江电影如果能正常在此时的国内播放,那效果绝对杠杠的。
要不然的话,后来也不会出现大量的录像厅了。
还不就是国内一直不让正常播香江电影,导致他们只能通过录像厅的方式,来偷偷播放香江电影的录像带吗?
如无意外,国内真正开始放弃垄断,初次尝试电影分账,还真就跟一部香江电影有关,那就是后来的一部香江电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反正在曹志强前世,这部电影,是内地第一部以票房分账来进行影片结算的电影,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依旧有中影公司统购统销,买断发行权。
但那个时间,已经是1993年了。
在这之前,国内电影的发行,一直都是中影公司独大,任何电影想要在国内发行,都得卖给中影公司,否则就不行。
不过现在嘛,曹志强觉得,如果以F14战斗机等稀缺物资极其技术资料为契机,以RMB结算为条件,还是有可能让国家提前松口电影分账模式的。
至少,要让他控制下的红光电影厂,进行第一个分账模式。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个提议能成功,那红光电影厂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毕竟其他电影厂都要依照老规矩,要归中影公司统一买断的情况下,他红光厂就可以自己玩分账,那就等于另一种程度上的垄断。
没错,这样一来,就等于他控制下的红光电影厂,垄断了国内电影的分账发行渠道,这对国内电影的吸引力先不提,但对境外电影的吸引力,绝对超级高。
以后但凡是境外电影想要在国内发行,估计都会找红光电影厂了,毕竟他能给的好处更多。
同样的,有这个口子在,曹志强也能顺利的把境外的资金,以投资电影的方式打入内地,稍微操作一下,变成房地产啥的资源,不要太轻松。
就算曹志强以后正经的花重金拍电影,以他的见识跟才华,也绝对能赚的盆满钵满。
尤其是某些大制作,也可以在这时期搞了。
毕竟国内此时的人工不要太便宜,你就算雇佣一万人当群众演员,实际上也花不了几个钱。
但如果能因此拍出战争大场面,就算不在国内发行,只拿出去上国外发行,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搞一些可以传之后世经典佳作。
比如他一直想拍的明成祖朱棣,包括他成功逆袭当皇帝,还有率军北伐的大场面,他早就心仪已久,早就想看了。
前世一直没过瘾的相关电影,但在这里,他可以试着自己拍。
至少,他可以多拍大明王朝或者大唐大汉的电影,借机弘扬一下汉文化。
不像现在的风气,到处都是清朝辫子戏,神烦。
就算要拍辫子,曹志强也更想拍辛亥革命之类的题材。
除此之外,像著名的大IP,三国演义,甚至是正在拍摄的西游记,他都想插一脚。
总而言之,想要拍国内的历史大场面剧集,这个时期是最好的。
因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