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必见生死(3 / 4)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4654 字 2022-01-21

手持刀,目光在李部诸将脸上一一扫过,众人下意识的扭转目光不敢对视。

“某若欲敌,须昌城不过颗卵,只因大使一再相劝,某方予尔等待罪赎身的机会。在某眼中,诸番骚乱皆因四镇而起,尔等皆是该死之人。

怀表。”

“唯。”

“传令,拿了藩军,接管城防。”

“唯。”

须臾,一声沉闷的鼓声从楼船顶上传向四方,凤翔军的五方令旗高高竖立起来,随风搅动。

哞……号角声起,一股肃杀的气息从楼船覆盖向四面八方。

凤翔各部依旗令而动,马蹄声汇成一股却不闻人声。

“张郡王,这是何为?”李纳变了脸色,他麾下的诸将军也有些慌乱,跑到船舷向四方打量,只是船下不知何时已经围了军士,森然的矢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平卢淄青节度从即日取消麾号,李郡王入朝为官吧。郡王麾下诸将……若有驱驰西域之心,某欢迎,若想在长安做个富贵寓公,某也欢迎。”

“某有战卒三万在此。”

“不堪一击尔,稍后便知。”

张军就持刀站在那里,正面李纳麾下诸将,却无一人敢拔刀相向,一时威风无二。

李纳其实兵力不弱,但他上位的时间不长,各方面的表现也不太能服众,他还要分兵向南威胁徐州高明应。

而且这会儿四镇不合,相互之间都是小心防备,他要向西防御魏博田绪,在北方,还要小心成德王武俊和横海军程日华。

六万多战卒在四处分兵之后还能剩多少?须昌城号称驻军三万,其实不过一万余战卒而已,这已经是他手里这会儿全部的部队了。

这个时间段,天下诸藩镇以平卢为首,号称拥军十五万,第二是成德,号十二万,第三是魏博,称十万兵。李纳排第四,也称十万兵。

其实这数据都是虚的。

古代号称多少多少大军的,都是虚数,把营夫役卒都计算在内,事实上战卒能占到六成的就算相当不错了,四成是标准。

主要是大军出征,粮草军械的运输是最大的问题,需要太多车马随行。

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没有主帅的部队基本上就是一盘散沙,人越多乱的越快。

李纳带过来的五千战卒队型都没整理出来就被包圆了,根本没时间反应。

军营那边自不用说,凤翔军一个合围就解决了问题。没有人犯傻,能活着肯定比死了强。

城防顺利接手,李纳部的守城军将被驱进军营看管起来。

主要原因还是李纳和麾下将军都跑来吃羊,没人指挥。大意了呀。中低层军官平时还好,这会儿能显得能力不足了。

主要是相互间谁也不服谁,没有主心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纳已经公开宣布归附大唐,接受了朝庭的封赏,这让底下的军士们对大唐官军失去了警惕。一家人嘛。

船上,李部诸将一个个惶然无措,李纳面色青白跌坐在一旁,连号称足智多谋的房说都失了方寸。太突然。

这会儿除非出现奇迹,突然冒出几万友军来。

“报……郎君,城防已接受,李部诸军将结于营内,请郎君明示。”

“列将以上送到船上来吧,军士留一营守城,其余打乱整编,随本部北上。”

“诺。”

“去寻本州刺史来及诸官吏来。”

张军让人把房说还有李部诸将解了武器甲胄,把他们送到另一艘楼船上监视居住,把李纳留在身边,由孔巢父相陪。

他自己回到住处写信。

一封给李适的报告,另外给沧州刺史,横海军军使程日华,还有徐海沂密都团练观察使高明应各去信笺一封。

给李适的报告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