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有出名的好处,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陈乐道可以拍着胸膛堂堂正正的说,他就是个俗人。名声这东西,他还是挺喜欢的。
再说人家申报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去打招呼,人家给不给面子还是另一回事。
韦正云点头表示明白,心中大概知道了老板的意思,看来老板对名声这东西很喜欢。他有心想掏出小本本记下来,但这样似乎就显得他韦总经理太市侩了。无奈只得压下掏小本本的心思。
想想也对,人家了却君王天下事,也就只为赢得生前身后名,老板怎们会不喜欢名声呢!他心中后知后觉地明悟。
“还有其他事吗?”这事说罢,陈乐道问道,韦总经理坐在那儿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
“哦,还有一件事!”韦正云想起了还没说完的正事,赶紧道。
“关于方小姐的,方小姐一曲成名,现在很多人来夜未央,都是为了听她一曲。我在想我们要不要将《夜上海》录制成唱片。”他问道。
留声机和唱片作为发明大王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早就已经传入了中国。不过这玩意属于奢侈品,除却富贵之家可以单独置办外,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稍好些的家庭买收音机,还可以从广播中听唱片。至于真正普通的家庭,却是连收音机都买不起。只能听听大喇叭广播。
唱片早先在中国一直都是外商在经营,不过近几年来,民族资本开始与外商展开竞争,中国人自己的唱片,也已经出现。
听完韦正云的话,陈乐道沉思了一会儿。
他对方艳云的定位便是民国的大明星。原本唱夜上海这首歌的金嗓子周旋就是这时期的大明星,方艳云以后肯定也是朝这方面走。韦正云这话,倒是给他提了个醒。
“只有一首歌便出唱片?这会不会太少了些?”陈乐道问。
“老板,可以只出单曲,方小姐和夜上海的配合现在是最受的欢迎的,肯定不愁卖!”
看着韦正云此刻的模样,陈乐道总感觉莫名的熟悉,这是像谁来着......
他点了点头,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比较好。
“可以,这件事你和方小姐商量一下看着办吧。借这个机会,你去了解一下上海现在的唱片行业和电影行业都怎么样,到时候给我写一份分析报告上来。”陈乐道同意了韦正云的提议,并且给他拓展了一下思路。
这时期上海滩的唱片行业和电影行业,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他们在全国的行业。他既然决定将方艳云培养成大明星,那当然不能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这两个行业现在或许赚不到太多的钱,至少肯定比不上倒腾军火和药品这些限制物品,不符合他这个要干大事业的人的标准。陈乐道倒也想倒腾这两个玩意,但跑之前,总得先学会走路。
再说,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这些行业搞好了,以后他陈乐道在历史书上说不定也能背个“某某之父”的名头。
“夜未央不是还有很多人都闲着没事干吗?把他们派出去,给我找一个叫周旋的女——女孩!”陈乐道突然想了起来,这位奶奶现在应该还没他大,应该才十多岁左右的样子。
夜未央既然摆上了舞台,总不能只有方艳云一个人站在上面唱歌,得给她找些同事来才行。对这时代的歌星,陈乐道熟悉的便是这位金嗓子了。毕竟《天涯歌女》和《夜上海》都是她的原唱。
周旋,女孩?
听到陈乐道这话,韦正云立马琢磨起自家老板这话背后有没有什么深意。从老板以往的安排来看,他每走一步,都是有深刻意义的。
他没敢多问,有些事自己琢磨就好,问出来那就是傻叉了,老板的事不是什么都能瞎打听的。
怀着疑惑,韦正云点头称是。
不管老板到底此举到底有什么深意